今年以來,“三大工程”的部署在高層會議上被頻繁提及,這反映了政策制定者對于這些重要議題的重視。
所謂的“三大工程”包括規劃建設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和“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這些工程的建設對于民生至關重要,有助于解決更多人的住房問題。
政策盤點
4月28日,中央政治局會議特別指出,為了保障性住房的建設和改造,我們需要在超大特大城市積極、穩步地推進城中村的改造,并建設“平急兩用”的公共基礎設施。
7月24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再次強調了保障性住房的建設和供給的重要性,提出要積極推動城中村的改造,同時建設“平急兩用”的公共基礎設施,并盤活改造各類閑置房產。
11月17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中國證監會聯合召開金融機構座談會,明確提出要積極支持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的建設。
在高層會議反復強調的同時,相關的頂層設計也在不斷完善。業內專家認為,“三大工程”建設是落實房地產發展新模式的抓手,也是穩定房地產市場的長效機制和重要切入點。
“三大工程”惠民生穩投資
“三大工程”是我國根據新形勢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旨在加快解決民生短板,建設宜居、韌性、智慧的現代化城市。
這些工程不僅可以擴大有效投資,為穩定經濟增長作出重要貢獻,而且可以解決群眾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提高城市發展質量。
一方面,通過規劃建設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和“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等措施,可以滿足新市民和青年人的住房需求,實現保障與市場化的雙軌并行。
另一方面,“三大工程”可以擴大有效投資,帶動新增投資在萬億元左右。據華泰證券測算,目前保障性住房建設缺口約800萬~1700萬套,預計可拉動投資額1.6萬億~4.7萬億元。
城中村改造也有望成為推動新模式的抓手,為穩定經濟增長作出重要貢獻。
此外,“平急兩用”設施建設也是一項重要的舉措,這些設施可以在平時用作旅游、康養等用途,但在遇到重大公共突發事件時可以迅速轉化為應急場所。
這些設施的建設不僅可以提高城市的韌性,還可以確保城市在緊急情況下能夠迅速應對。
資金已經在路上
“三大工程”是關乎民生的大工程,已經箭在弦上,其資金來源備受市場關注。專家指出,由于“三大工程”建設具有龐大的市場空間,需要大量中長期資金來支持。
因此,推動主要金融機構圍繞“三大工程”建設增加中長期資金支持力度變得至關重要。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任濤認為,“三大工程”的公益屬性較強,政策性成分較為濃厚,意味著政策性、全國性銀行將在推進“三大工程”建設過程中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地方政府在這個過程中也需要主動作為、勇于擔當。
近日央行已表示,為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設提供中長期低成本資金支持。根據各大券商研報分析指出,根據以往棚改經驗,抵押補充貸款(PSL)或是資金主力、財政補貼、專項債和市場化資金或是籌措資金的補充渠道。
據澎湃新聞消息,從公開信息來看,10月以來,住建部已赴多個省市調研“三大工程”推進情況。
未來,隨著“三大工程”的深入實施,將有更多的民眾能夠擁有自己的住房,實現安居樂業。這也預示著一大批項目的到來,需要基礎設施建設全面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