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公布的中央財政預算報表顯示,政府性基金預算中,2024年超長期特別國債收入預算數為10000億元,支出預算數為10000億元,其中中央本級支出暫安排5000億元、對地方轉移支付暫安排5000億元。

 

這也是今年特別國債和以往不同的地方,此前特別國債要么全部中央本級使用,要么全部地方使用,而今年萬億超長期特別國債中央本級、地方本級都會使用。特別是聚焦國家級項目,比如“東數西算”“三大工程”等項目規劃都陸續落地,而且這類項目的顯著特點就是規劃及建設周期較長,也就需要長期財政資金匹配支持,同時,也反映出地方重大基建項目建設及投放營運也需要長期財政資金支持,這也是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的原因之一。

 

超長期特別國債主要投向地方基礎設施建設,雖然地方債同樣支持項目建設,但在發行期限上要短于超長期特別國債,一定程度上難以滿足地方政府及國企平臺公司的融資需求,以及基建投資回報周期逐漸拉長的趨勢。

 

 

據梳理發現,目前,各地籌備超長期特別國債項目工作消息不斷。據企業預警通統計,從2023年年底至今,已有47地在包括地方政府工作報告、政府工作及會議中提到“超長期特別國債”,涉及16個省份,分別是河北、江西、江蘇、四川、河南、湖南、甘肅、山西、安徽、天津、吉林、山東、浙江、陜西、寧夏、內蒙古。其中河北省最多,有包括市、區、縣在內的21個地區正就超長期特別國債項目進行積極謀劃儲備工作。

 

特別國債作為政府調控經濟的重要手段,其規模和使用方式一直是市場關注的焦點。與以往不同,今年的超長期特別國債不僅規模龐大,更在資金使用上采取了中央本級與地方共同分擔的模式。這種創新性的安排,既體現了中央政府在宏觀調控中的主導作用,也充分考慮了地方政府的實際需要和財政能力,有助于形成中央與地方協同發力的良好局面。

 

從中央本級支出的角度來看,5000億元的特別國債資金將用于支持國家重點建設項目和民生改善工程。這既有助于推動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國家綜合競爭力,又能夠改善民生福祉,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中央政府的這一舉措,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也彰顯了政府在經濟建設中的責任擔當。

 

小貼士:

 

歷史上,中國曾多次發行特別國債:

 

第一次用于補充四大行資本金。1998年8月,財政部宣布發行期限為30年的2700億元特別國債,向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定向發行,所籌資金專項用于補充四大銀行資本金。此次特別國債全部由中央本級使用。

 

第二次用于購買外匯注資中投。2007年6月,財政部向農業銀行和社會公眾發行1.55萬億元國債用于購買約2000億美元的外匯。財政部先向農業銀行定向發行1.35萬億元國債,籌集到人民幣資金后向央行購買等值外匯,央行再用出售外匯換取的人民幣資金向農行購買特別國債,同時財政部向社會公開發行2000億元國債。此次特別國債全部由中央本級使用。

 

第三次用于抗疫等相關支出。2020年發行了1萬億抗疫特別國債,其中7000億通過政府性基金轉移支付下達至縣市,主要用于公共衛生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建設、應急物資保障體系建設等基建項目,該部分資金可作為項目資本金,由地方負責償還。余下3000億資金到賬后調入一般公共預算,通過特殊轉移支付機制下達至縣市,主要用于保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這部分資金主要由中央財政負責償還。此次特別國債全部由地方使用。